中国 1 至 2 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3.5%,预期 3.5%,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2023-12-05 13:18:50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魔法林财经网

商务部: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这一趋势代表着什么?

这一趋势代表着社会经济在复苏和发展,代表着群众消费需求依旧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商务部: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

日前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随着稳经济促消费政策的推进和不断落实,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季度同比增长3.5%,速度比二季度明显有加快趋势,且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4%,对于GDP增长起到了一定拉动作用。

该消息引发关注,很多网友表示对此深有感触,有网友表示各类促消费政策确实让身边更多人提升了消费意愿,但也有网友表示促消费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趋势代表着群众消费需求依旧有潜力可挖掘,同时代表社会经济在稳步复苏。

消费市场的恢复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各类促消费政策的推进和落实,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另一方面是由于居民总体而言经济状况相对好转,有更多资金可用于日常消费。

这代表着社会经济在稳步复苏过程当中,疫情对于社会的影响在不断消除。市场有了足够的消费能力,生产厂家自然能够获得更多订单,工人也能够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这是一个正向内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另一方面,这一趋势代表着群众消费需求依然有潜力可挖掘,各类促消费政策依旧有可以实施的空间。居民消费还能够进行深入挖掘,能够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总体状态。

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当中,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促消费政策推进和落实,居民消费市场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8组数字看1-2月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呈现出了哪些变化?

首先是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五年来,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不仅跑赢欧美日,而且领先世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增长七年来首次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大,同比增长了很多。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很多。

其次是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基本消费品产销快速增长。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显著增长,快于所有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日用品饮料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食品价格同比下降。粮油食品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民生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投资增长,明显快于总投资。

再者消费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从商品消费来看,知名品牌和升级商品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体育、休闲娱乐、文化等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据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了;消费升级快速增长,通讯设备、体育娱乐产品和化妆品增长了。

另外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移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很高,中间产品进出口的参与度非常高,这说明中国依赖世界,世界也依赖中国。但另一方面,在中间产品或价值链上,我国还相对处于中下游,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更高。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价值链方面需要有所作为。实现供应链产业链的相对闭环或者构建更稳健更安全的产业链,所以后期会向上游进展。

从8组数字看1-2月中国经济,这数据中体现出了什么?

这组数据表示我们的经济活力非常强,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稳健。

在进入2022年之后,我们给全年的GDP增长目标定在了5.5%。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更加看重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因为很多城市出现了新冠疫情的反弹情况,有些人会担心新冠疫情影响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实上:新冠疫情确实会导致消费需求萎靡,只要我们有效防控新冠疫情,我们的经济发展会趋于稳定。

一、我们的一二月经济数据已经出炉。

在进入3月份以后,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2022年一二月份的经济数据。总的来说,我们的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各行各业的经济正在逐渐恢复,有些行业甚至已经爆发出了强劲的经济活力。我们的出口情况变得越来越稳定,投资情况和消费情况再进一步增长。

二、这些数据表示我们的经济在持续恢复。

在进入2022年之后,我们的各项投资的经济数据普遍出现了5%以上的增长,市场的销售情况也有所回升。在我们越来越看重经济发展质量的问题时,我们的一二月份的经济表现已经显著高于预期。如果我们能够延续这种态势的话,全年5.5%的GDP增速基本上不在话下。

三、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

除了这些表面的数据之外,我们其实也需要更加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实体行业受到了一定的牵连,有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对比较艰难。以我个人来看,我们需要给实体经济提出进一步的支持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实体经济稳健增长,我们需要把进一步看重关于实体经济的投资问题。

听说新零售出来了,请问大家新零售是线上线下吗?

——原标题:2019年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加大技术创新拓展高端应用场景

我国新零售行业已经初见规模 新零售被重新定义 线上线下融合的第五次变革

经过两年的发展,新零售已经初见规模。在新零售出现之前,中国零售业已经历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的四次变革,而新零售则带来了线上融合线下的第五次变革。商务部给出了新零售的定义,即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要素全面革新进化的商品交易方式。当前,零售产业正从用户高速增长向用户价值提升阶段转变,而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可以满足用户价值提升的需要。

三方面因素推动推动新零售行业诞生

新零售的产生是由技术、消费和市场三方面因素促成的:

1、技术的发展为新零售提供了土壤。近场感应终端、虚拟试衣镜等技术使丰富的线下购物体验成为可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为零售平台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分析工具。

2、消费的升级为新零售提供了牵引力。一方面居民消费日益攀升,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商品和消费的匹配度提出更高要求。

3、市场的瓶颈使得新零售成为必然选择。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全球实体零售发展放缓,整个零售业亟待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用户红利正逐渐消退,线上获客成本激增,原有的纯电商盈利模式已出现瓶颈,亟须取得突破,延续发展势头。流通效率整体下滑,盈利空间萎缩,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倒逼多元零售形态涌现。

我国我国新零售行业万亿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零售行业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发展。自从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我国零售业迈向新零售时代的步伐开始越来越快,腾讯系与阿里系针对线下零售的投资可以说是“双马”不停蹄,纷纷加速布局重量级线下实体,包含战略投资连锁超市、连锁百货商场等。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9.4亿元,以目前新零售发展的步伐来看,预测2022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2017-2022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12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9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增速比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2018年1-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速比1-11月略低0.1个百分点。2019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3096亿元,增长3.5%。在商品零售中,2019年1-2月份,中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21580亿元,同比增长3.2%。

2018-2019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1-10月累计同比增长为9.2%)

我国新零售五大发展中问题凸显

总体来看,新零售业态方兴未艾,新零售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但是,任何新生业态在发展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问题,新零售也不例外。

1、无人零售发展面临危机

仅仅一年时间,无人零售就由狂热追捧逐渐转冷。先是一大批无人店面临结业,接着从2018年开始,无人货架企业陆续倒闭。而多数无人便利店也正为客流量低、盗损率过高等问题所困扰。无人零售陷此困境,主要是因为其在技术和维修等方面的管理成本远高于无人模式带来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压降。与此同时,技术投入不足、补货不及时、可选择货物种类少等问题严重影响购物体验,导致无人零售的客流量不尽如人意。因此,无人零售的效益远低于传统门店。

2、低端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无论是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企业运营、营销管理,还是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都需要领先的前沿技术作为辅助。例如,依靠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追踪消费者从货架上拿走和放回的商品,可有效解决盗损率过高的问题,而这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货架动态识别等技术支持。目前,我国新零售创新聚焦在难度相对较低的无人货架等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创新应用相对较少,用户“拿了就走”的购物体验实现不了。要实现真正的无人零售,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通过补贴方式吸引用户的盈利模式难以长期持续。

3、运营成本过高导致业绩不佳

新零售的发展无论是线下打造体验店还是发展新物流配合线上,都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这对于新零售企业来说都是巨额成本。线上的每一件商品、每一个交易,实际上都是在云上一个系统的交互过程。而线下则有大量的离线操作,因此将大量的线下门店集合成一个线上系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新零售的典型代表生鲜超市为例,新鲜的海产品有着很高的物流运输成本和高单价,黄金地段的选址也拉高了门店租金的成本。目前来看,新零售项目普遍是亏损的,居高不下的流量、渠道以及门店扩张成本拖垮了大多数新零售企业。

4、快速扩张导致管理不全

对于很多新零售门店来说,只有扩张才能快速获得更多用户。但是,快速扩张在实现规模发展的同时,也为员工和产品管理带来考验。去年11月,新零售企业被爆的“标签门”事件,即存在生鲜零售企业以新标签替换旧标签,但食品却没有变化的现象。这暴露出新零售企业在供应链升级,尤其是产品质量管控、员工的培训和规章制度的执行等方面力度远远不够。

5、传统线下零售企业转型困难

当前大多数线下零售企业正面临自身经营困难的境遇,难以投入巨额成本进行转型。即使有企业主动接轨新零售,快速扩张的门店也严重拖累企业效益,难以避免亏损的局面。不仅如此,线下零售市场集中度不高也是线下企业难以集中力量实现转型的重要因素。线上电商有阿里和京东两大巨头,而线下企业却是群雄逐鹿的局面,整合能力较弱,尚未有如美国沃尔玛那样大举收购电商企业的线下零售商出现。线下零售企业对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的能力较弱,缺乏互联网基因,转型之路依旧充满挑战。

三大对策建议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新零售向高端延伸

无论是无人零售的发展危机还是低端同质化竞争的问题,都是源于更高门槛的技术难题无法突破。建议新零售企业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深度运用5G、生物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拓展互动消费场景、实现成本压降。鼓励产学研用紧密协作,建立新零售产业联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商用。

2、推动数据资源开放,鼓励企业加强合作

推动政府各部门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数据共享、流通,保护相关标准。鼓励企业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数据合作,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提升新零售精准营销和服务能力中的作用。

3、优化政策监管体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政策方面鼓励新零售技术和应用创新,探索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健全市场监测、用户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机制,着力降低监管、场地和网络成本。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联合监督执法,形成线上与线下互补、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互动的局面。

一季度“成绩单”公布,关键数据释放出哪些信号?

一季度“成绩单”公布,关键数据释放出以下信号:

【数据1】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稳

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两位数的经济增速,需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

——去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滑6.8%,客观上为今年设定了低基数。

——今年就地过年情况普遍,带来工作日增加,为经济增长带来不具可比性的动力。

总体来看,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仍然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5.0%。这说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可以说开局良好。

【数据2】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总量压力、结构压力同时存在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5.4%,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2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有所显现,就业的总量压力、结构压力同时存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我们要继续强化就业优先的政策,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通过保障就业服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逐步解决就业领域面临的问题。

【数据3】财税金融:“钱袋子”回暖,支持实体经济政策“不急转弯”

前2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05亿元,同比增长18.7%,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运行更趋稳健。

今年以来,多项阶段性税费政策适当延长执行期限,继续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政策“不急转弯”。与此同时,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一季度,新增贷款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其中,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3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一季度我国贷款总量平稳合理,保持了支持实体经济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更为难得的是,我国一直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过度刺激。

【数据4】投资:稳步恢复,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2.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3%,两年平均增长9.9%。社会领域投资一季度增长31.7%,两年平均增长9.6%。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了29.8%,两年平均下降2%。在刘爱华看来,这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制造业投资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随着经济整体恢复不断推进、企业效益不断好转,企业信心会慢慢增强,制造业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数据5】外贸:跟前三年相比均增长超过20%,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跟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则分别增长25.3%和20.5%。从环比看,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增幅达到2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说,我国外贸稳健持续复苏,既得益于全球贸易回稳,也助力全球贸易复苏。要看到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仍面临海运运价高位徘徊、运力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难题,推动外贸稳中提质依然任重道远。

【数据6】外资:同比增长近四成,保持全球投资“引力场”

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263家,同比增长4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24.7亿元,同比增长39.9%。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项增速分别为6.7%和24.8%。

可以说,外资数据一如既往地亮眼。2020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FDI)几近“腰斩”,中国吸收外资却逆势增长4%,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一季度的表现足以证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非但没有减弱,而且在持续增强。随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一再“瘦身”、双边和多边投资协定持续推进,今年我国吸引外资有望持续向好。

【数据7】收入:同比增长13.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更快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同比名义增长13.7%,两年平均名义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5%。

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4%、19.5%、17.0%、10.7%,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43,比上年同期缩小0.09,差距继续缩小。增速方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6.3%,高于城镇居民的12.2%。总体看,我国居民收入延续了去年同期以来逐季走高的趋势,保持稳定恢复性增长。

【数据8】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34.2%,比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28093亿元,同比增长29.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扩内需政策效应释放等因素推动了一季度消费市场的快速恢复,前期受到制约的住宿、餐饮等线下消费正逐步改善。

下一步,随着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恢复,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有望持续复苏。

【数据9】物价:CPI同比持平,全年有望保持在温和区间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由上月的同比下降0.2%转为上涨0.4%,涨势比较温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CPI同比持平,是经济较为健康的表现。3月份CPI温和上涨,主要受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带动,但我国工业产业体系完整,生产能力充足,宏观调控有力,工业消费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食品价格领域,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猪肉价格连续下降。全年来看,CPI上涨压力不大,有望继续平稳,保持在温和的区间。

【数据10】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88.5%,坚持“房住不炒”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7.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0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8%,两年平均增长9.9%;商品房销售额38378亿元,同比增长88.5%,两年平均增长19.1%。

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约谈了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等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要求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中指研究院院长莫天全表示,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各地房地产调控将更加趋向目标精准、措施有力,以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相关文章

  • IMF 称中国将成未来五年全球经济最
    IMF 称中国将成未来五年全球经济最

    2022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2022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位

    2023-12-05
  • 没有工作或收入,我该怎么应对现在的
    没有工作或收入,我该怎么应对现在的

    疫情期间的打工仔们,没了稳定收入,没了稳定工作,我们该怎么办? 我也是疫情期间被裁员了。经历了焦虑、迷茫、颓废、不知所措,现在重新上路。 讲一下我的做法,希望对你有所帮

    2023-12-05
  • 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局局长称菲律宾
    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局局长称菲律宾

    非律宾的经济状况如何?菲律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部市场依赖较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

    2023-12-05
  • 英特尔有意投资数十亿美元扩建俄勒

    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获取新竞争优势从融合和开放两大维度去认识价值创造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融合创造新的价值体系。融合一直是驱动数字时代演进的基本力量。之所以

    2023-12-05
  • 「派宝机器人」瞄准商业楼宇构建物
    「派宝机器人」瞄准商业楼宇构建物

    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求解答随着去年国家《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配套办法的出台,使我国的物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更加健康、规范的快速

    2023-12-05
  • 6 月 6 日华金证券给予唯捷创芯买
    6 月 6 日华金证券给予唯捷创芯买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持续加码中国资产,从商业的角度如何解读此举?《前不久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发布了一份的内部报告,标题很直白,叫做“向中国资产的转向正开始”,核心观点

    2023-12-05
  • 英特尔据称考虑成为 ARM IPO 的锚
    英特尔据称考虑成为 ARM IPO 的锚

    英特尔宣布2023年放弃“奔腾”及“赛扬”品牌,如何从商业角度解读?从商业角度上来看,英特尔已经基本上放弃了低端市场。再加上奔腾以及赛扬系列的处理器,的确已经不受到群众的欢

    2023-12-04
  • 经济滞胀后,未来社会走向如何?普通人

    经济滞胀老百姓应该怎么办经济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学会应对滞胀是普通人需要做的事情。因为经济滞胀会带来物价上涨,同时收入降低,这样会导致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久而久

    2023-12-04
  • 国金证券给予科士达买入评级,从商业
    国金证券给予科士达买入评级,从商业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持续加码中国资产,从商业的角度如何解读此举?《前不久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发布了一份的内部报告,标题很直白,叫做“向中国资产的转向正开始”,核心观点

    2023-12-04
  • 融创中国停牌超一年后归来,两日累计
    融创中国停牌超一年后归来,两日累计

    融创中国4月1日起停牌了,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融创中国4月1日起停牌了,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融创股价周二早盘一度下跌22%,至3.85港元,至此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超过60%,有创下2010年上市以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