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弘股份称一季度充电桩依然是国内为主,海外占比较小,公司目前经营现状如何?

2024-02-26 08:23:45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魔法林财经网

电动车充电桩的发展前景

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特锐德(300001)、国电南瑞(600406)、万马股份(002276)、易事特(300376)、科陆电子(002121)、科士达(002518)等。

本文核心数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车桩比、企业市场份额、充电桩需求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保障的充电设备。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分类以安装地点分类与充电方式分类最常见。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桩、专用桩;按照充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充电桩(快充)、交流充电桩(慢充)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延伸布局情况较为普遍

从充电桩产业链看,建设到运营主要涉及充电设备制造商、充电建设运营商、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商,国内充电产业链上的这几类从业者往往身份重合、同时涉足多个功能领域。

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涉及到上游充电桩及充电站建设及运营所需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的壳体、底座、线缆等主要材料供应企业和充电设备生产商。中游为充电站建设和运营商,负责充电桩和充电站的建造和运营。下游为整体解决方案商,提供充电桩位置服务及预约支付功能或者提供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能够统筹上下游及客户需求,合理布局提供整体的运营方案。

从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上的参与企业来看,上游生产商主要是宝武钢铁、明泰铝业(601677)等原材料供应商和科士达(002518)、盛弘股份(300693)、易事特(300376)等充电设备制造商;中游建设和运营商主要是星星充电、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300001))、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下游应用市场主要是以小桔充电为代表的充电服务平台、以百度地图和支付宝为代表外部支持平台和以小鹏(09868.HK)、蔚来(09866.HK)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领域加速入局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换的关键要素,因此,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能设施也应运成为转型过程中最基础的抓手。从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建设了第一批电动汽车充电桩起,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走高以及电动车技术的发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萌芽期(2006年-2014年)

2006年,比亚迪在中国深圳建设了第一批充电桩,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正式进入萌芽期。期间,充电站建设工作主要由国家电网承担,尚未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该阶段由于新能源汽车刚刚普及,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也较低。

扩张期(2014年-2020年)

2014年,国家电网宣布全面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意味着充电桩市场不再只受国有企业控制,大量民间资本开始涌入。2015年之后,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开始迎来暴涨阶段。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58.32万辆,车桩比约为10:1;而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1万辆,车桩比达到3.13:1。

发展期(2020年-2025年)

2020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可以看作是开启下一个阶段的象征,各地方政府也跟随国家政策针对充电基础设施做出政策方面的倾斜。此外,“大手笔”投入和新玩家涌入也将是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迈入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成熟期(2025年之后)

未来,充电基础设施离不开大数据、5G等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协同支持。预计在2025年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逐步超越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迈入成熟期,车桩比将达到2:1,并且行业内将可能大范围盈利。

行业政策背景:“双碳”助推新能源发展,利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发展的基本保障,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随后,国家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充电桩在居民区、办公区及公共区域充电桩的建设。

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供给情况: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呈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2015-2021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61.7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数量为114.7万台,较2020年增加34.0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激增,累计保有量达147.0万台,同比增长68.19%。

从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来看,自2015年以后,我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0.72万台,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56.31%。截至2021年年底,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同比增长42.10%。

2、行业需求情况:新能源汽车增量扩大充电桩需求缺口

2015年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480万个充电桩,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其中,公共充电桩50万个,私人充电桩430万个,车桩比基本达到1:1。

然而,目前充电网络建设远落后于规划。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充电桩数量261.7万个,车桩比3:1。综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充电桩累计数量来看,2015年至2021年的全国车桩比从8.8:1下降为3:1。近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在3:1左右的水平波动,充电配套有所改善,但和《发展指南》规划的车桩比1:1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可见,为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未来发展重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3、区域建设现状分析:华南华东地区建设规模较大

截止到2021年12月底,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公共类充电桩数量前十的依次为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湖北、安徽、河南、福建;拥有的充电站数量前十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河北、四川、天津、湖北,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行业竞争格局

1、制造企业竞争:头部效应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

充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技术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目前国内充电桩设备生产领域的相关公司数量超过300家,供应商数量多,因此市场竞争较充分。同时,充电桩设备制造企业头部效应明显,龙头企业集中度较高。由于技术提升、规模优势以及竞争加剧,充电模块价格持续走低,因此虽然新增充电桩数量增加,但是行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具有先发规模优势和资金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扩大市占率。

注:不同企业充电桩设备业务统计分类略有差异,其中,国网南瑞选取行业类型为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中恒电气为电力操作电源系统;科陆电子为储能业务;其余企业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设备等。

2、运营企业竞争:合盛硅业电动汽车充电桩单体产能超过90万吨/年,在行业中遥遥领先

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公共充电桩运营商集中度高。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3家,分别为:星星充电运营25.7万台、特来电运营25.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云快充运营14.5万台、南方电网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3.5万台、汇充电运营2.7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2.6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3万台、万马爱充运营2.0万台、中国普天运营2.0万台、万城万充运营1.2万台、亨通·鼎充运营1.1万台。这13家运营商占总量92.9%,其余运营商占总量7.1%。

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利用率提高、充电智能化、服务综合化、创新研发、车桩协同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式增长,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还存在整体利用率不高、成本回收周期长、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政策规划的引导下,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存在如下趋势:

2、预计至2027年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需求量或超过2283万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29日在海口参加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第三期时表示,未来15年汽车电动化将加速发展,市场占有量会快速提升。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会超过8000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在30%到40%;2035年保有量会超过1.6亿辆,销量占比50%到60%,纯电动车占比在90%以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2年将新增190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达到337万台。新增公共充电桩54.3万台,其中公共交流充电桩24.4万台,公共直流充电桩29.9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69万台,其中公共交流充电桩92.2万台,公共直流充电桩76.8万台。

国内车桩比短期内将基本保持目前3:1的比例,充电桩增量速度会逐渐赶上新能源汽车增量,到2025年前后增量上实现反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7年车桩比应达到2:1。

前瞻推算,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4567万辆左右,根据车桩比为2:1的比例估计,2027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需求量将超过2283万台,预计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长将率达到35%左右。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储能最正宗龙头股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002074)、派能科技(688063)、国轩高科(002074)、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300014)、星云股份(300648)、均胜电子(600699)、科列技术(832432)、国电南瑞(600406)、华自科技(300490)、金风科技(002202)、阳光电源(300274)、盛弘股份(300693)、科华恒盛(002335)、科士达(002518)、固德威(688390)、阳光电源(300274)、科陆电子(002121)、南都电源(300068)、德赛电池(000049)、赣锋锂业(002460)

1、阳光电源VS南都电源:储能业务布局历程

储能是指在能量富余的时候,利用特殊技术与装置把能量储存起来,并在能量不足时释放出来,从而调节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目前,中国储能行业的龙头企业分别是阳光电源(300274)、南都电源(300068),两家企业在储能业务上的布局历程如下:

2、储能业务布局及运营现状:

——储能业务类型: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布局更广

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布局涵盖了储能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储能集成系统、锂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直流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

南都电源则具备从储能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系统集成到运营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整体来看,阳光能源储能业务布局更广。

——储能业务规模:阳光电源新增装机规模更大

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阳光电源功率规模排在首位,装机规模约为302MW;南都电源排在第七位,装机规模约为74MW。

——储能业务区域:阳光电源海外业务占比更大

从储能业务布局区域来看,南都能源和阳光电源在国内和国外均有布局。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众多国家。

南都电源储能业务已遍布全球近40个国家及地区,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700MWh,遥遥领先于同行。

从收入区域结构来看,阳光电源海外收入占比更高,2020年达到了34.23%,而南都能源海外业务占比仅有9.55%。

——储能业务资质对比:均达到国际化标准

南都电源储能产品已经通过80余项UL、IEC、GB认证,其中MW级集装箱式锂电储能系统申请并获得UL9540和UL9540A认证,标志着公司储能系统获得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认可。

阳光电源储能产品先后通过UL、TÜV、CE、Enel-GUIDA、AS4777、CEC、CSA、VDE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与测试。公司还获得了由鉴衡认证颁发的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模组和簇级产品国标认证证书,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从电池单体、模组到电池簇三位一体认证的企业,同时公司储能系ST556KWH-250UD成功通过北美UL9540标准认证,这也是中国工商业储能系统首次通过该认证。

——储能产品产销量两公司产销量均快速增长

2020年阳光电源储能产品销量主要是光伏逆变器,2020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量大幅增加,带动了光伏逆变器销量的增长。2020年公司光伏逆变器销量33516MW,同比增长103.89%。

2020年南都电源对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打5G通信锂电池和锂电储能项目增加,带动了公司锂离子电池销售量和生产量的增长。2020年南都电源锂离子电池销售量为54348.93万安时,同比增长192.34;生产量为62907.41万安时,同比增长234.25%。

3、储能业务业绩对比:阳光电源业绩领先

从储能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2018-2020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均领先于南都电源,但2018-2019年两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差距不大。2020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大增,拉开了与南都能源的差距。

从储能业务的毛利率来看,2018-2019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高于南都电源,但2020年南都电源毛利率提升,超越了阳光电源。

4、前瞻观点:阳光电源为中国“储能集成之王”

在储能行业中,储能装机量决定了储能业务的盈利能力,而储能业务的业绩反应了公司的经营概况。基于前文的分析,前瞻认为,阳光电源在储能产品布局、储能装机量及储能业务收入方面占有优势,目前是我国储能集成商中的“龙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投资充电桩赚钱吗?

1.就目前来说,南北方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南方城市新能源汽车比较多,充电桩的投资回报周期短些。加上好的场站位置和运营模式,收益也是不错的。 2.北方城市对比南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要差一点,如果充电站会有相应的引流方式、固定的运营车流充电和好的场站位置,也是会有个不错的收益。 3.如大家所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一个长期有收益的基础建设项目,相对于其他的项目来讲收益会更加稳定些,选择好的合适的充电桩平台很重要。 4.浙江超翔新能源充电桩基于智能物联网,20年来专注研发安全智能充电桩,公司自主研发数据分析平台,小程序端即可远程管理设备,后台查看实时收益情况,精确分析每台设备的收益

调查:新基建下,充电桩如何盈利?

如果说近期热度最高的一个词,那非“新基建”莫属。

与传统老基建相比,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科技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网络、数字、智能化发展。

位列其中的新能源充电桩既给了疫情期间销量不甚乐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剂强心针,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到充电桩领域,而这也势必会推动该领域的迅速发展。

近期有很多文章都在描述充电桩行业未来将达到多大的市场规模,而真实情况如何,充电桩领域目前发展状况如何,到底有没有盈利,新基建进度的加快又能为充电桩领域带来什么?汽车头条APP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些行业现状。

1.充电桩仍存较大缺口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伴生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发展,但充电桩的发展速度却没有赶上新能源汽车。

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

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与发改委在2015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的预测基本一致,但是充电桩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达到车桩比1:1的预测值。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今年2月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53.1万台,私人充电桩71.2万台,车桩比约为3.5:1。

尽管如此,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还有些下降。据联盟主任张帆表示,目前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更倾向增加充电站点密度、充电站均建桩数量。同时,运营企业集中化特点越来越明显,5家运营企业在2019年新增运营类充电桩数量超10万根,占新增充电桩90%以上。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要达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700万辆左右。

倘若充电桩建设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不仅想要补齐缺口很困难,同时万亿的市场也只是水月镜花。

2.盈利模式复杂且不成熟

一说到充电桩的盈利情况,很多人都认为盈利周期长,前期需要投入固定成本,而影响盈利因素多,盈利难度高。

但经过汽车头条APP了解,充电桩的商业模式五花八门,而盈利情况也是两极分化。具体来说,规模较大的运营商盈利模式还不成熟,但具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却已经实现盈利。

近期,特来电获得13.5亿元的增资款,并且已经悉数到账,增资后,特来电整体估值约78亿元。特来电从2017年开始成为国内最大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截至2019年12月,特来电建桩20多万个,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40%。

在2019年4月,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曾表示特来电已经跨过盈亏平衡线开始盈利,而对于2019年是否实现盈利时于德翔则表示,“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敏感信息,只能等后续披露。”

星星充电在2017年曾是唯一一个实现持续盈利的运营商,目前,平台上共有自建充电设备终端超15万,覆盖全国近270个城市,日充电量约500万度,APP已经拥有了近70万高频用户,是我国主流的民营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之一。

星星充电市场部赵颖在近日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并没有正面回复近期的盈利情况,另一位相关人员也卖了个关子,表示万帮新能源董事长邵丹薇将在近期的须弥山大会上进行详细介绍,暂时不方便透露。

普天新能源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充电运营服务商,除了私家车客户之外,普天新能源还有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和网约车等大量企业客户。

与C端个人客户相比,B端客户显得更为稳定,但是据普天新能源北京地区市场负责人丁坤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也并未直接回复盈利情况,只是表示关于公司的盈利情况较为敏感,不方便透露太多。

除了自建自营的大型运营商,云快充仅有少量自建桩,更多的是为“行业中长尾”中小型充电桩运营商接入SaaS(Software-as-a-Service)来向用户提供服务。云快充凭借该运营服务平台迅速成为充电桩领域的黑马。截至目前,云快充已经与800多个运营商形成合作,接入4.5万个充电桩,覆盖100多个城市。

对于云快充的盈利情况,其商务总监张思冬向汽车头条APP表示目前仍没有盈利,但对未来实现盈利表示是否乐观,“云快充主要的盈利业务为中小的充电桩运营商提供服务,在服务费中获取收益,实现盈利只是一个规模的问题。”

智充科技是唯一个明确表示自己在2019年已经实现3个月盈利的充电桩企业。成立于2015年的智充科技不仅生产智能充电硬件,还发开配套的软件和云平台服务,目前在全国部署的充电桩数量达3万多台,近期还拿下了柏林最大公交充电项目。

智充科技创始人兼CEO丁锐向汽车头条APP表示,“智充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赋能,让本地运营商服务本地司机,而非运营商的合作式充电闭环系统。”

除运营商之外,一些新能源车企也相继布局自建桩。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2019年12月小鹏汽车的超级充电站业务实现单月盈利,疫情开始后小鹏汽车对自家车主也进行了充电桩免费开放。

“不同于充电运营商,小鹏汽车充电业务的布局,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小鹏汽车车主日渐扩大的充电需求。”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这样表示。

谈及小鹏汽车的盈利秘诀,李鹏程认为,“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合作模式来提高充电业务运营效率,并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据了解,目前小鹏汽车已经与联行科技、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全国领先的充电网络运营商达成互联互通合作。

同时,李鹏程还表示,小鹏汽车的超级充电站的整体利用率相对较高,除了在充电站选址时考虑充电需求、充电速度等因素来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外,超级充电桩也向第三方新能源汽车车主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新能源汽车车主也会在自家充电车位空闲时共享出来。

据一位北京昌平的新能源车主介绍,他有两个桩,其中一个充电桩共享后一年下来收入1600多元,除去自家车一年的充电费用1400元,还额外赚了200元左右。

3.是什么在牵制盈利?

在丁坤看来,国内的充电需求还没有放开是目前大部分充电桩运营企业没有实现盈利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中充电的需求是固定的,而想要充电桩运营商能够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是加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

丁坤还坦言,目前几家大型充电桩运营商的日子都并不好过,反倒是一些小运营商风生水起。

他以施工为例,普天新能源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而很多小运营商只要能够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就可以,同时施工成本也是前期除了设备投入之外的另一项较大投入。此外,后期的车位租赁也是一项硬成本。

管理建桩土地是影响盈利的一大因素也得到另外两家运营商的认可。

张思冬表示,“从成本来看,充电桩不是有限资源,但土地是有限资源,能建充电桩的地方是有天花板的。谁是土地的持有人,谁才更有必要来建充电桩生意。”除了通过平台服务费外,云快充也在探索SaaS+N的运营模式,N则代表与友宝等其他领域进行合作。

“一些大型充电桩供应商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其很难实现盈利。”在丁锐看来,正确的服务模式为“本地人服务本地人”,即物业、本地有钱、有地的开充电站自己去经营是最合适的。而大型运营商将土地、资金和客户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反倒是和本地人形成对立关系,导致盈利困难。

丁锐还表示,智充是通过科技来改变商业模式的。大型运营商统管统控,在本地没有灵活的价格管理模式。智充作为软硬件提供方,把系统收费赋权给了运营商,运营商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充分进行竞争,在这方面,大型运营商是处于劣势的。

智能改变运营效率也得到星星充电的认可,然而在星星充电看来,在设备运营方面他们更为高效、也更有优势。

赵颖表示,通过充电桩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星星充电大幅度提高了运维效率,超过90%的故障都可以被在线诊断,甚至急停按钮被无意按下都能自动维护。

她举例表示,在太原3300多个充电桩被高频、高强度使用,正常情况下需要30个运维工程师,但由于星星的智能运维平台足够智能,只需要4个工程师就可以轻松维护当地8300台电动出租车的顺利使用。

此外,充电桩发展周期短,需要定期还进行升级维护也是另一成本投入。

据了解,到今年6月份,国家电网将完成4万多个公共充电桩改造任务,而改造和建设、扩容也将会是今年充电桩企业的工作重点。

4.投资门槛低?夫妻老婆店或成趋势

新基建被提到新的高度,很多充电桩企业也在此时发布了的招商广告,不难发现,很多企业都强调一点,相对于其他新基建产业,充电桩投资的门槛很低。

在汽车头条APP向充电桩运营商寻求证实时,也都得到了确认。在他们看来,少则几万块钱就可以成为一个充电桩运营商。

张思冬根据云快充的建站数据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越好的城市,充电站的主体也就越为分散。除去政策干预较强的,在深圳、太原、杭州这类新能源汽车发展好的城市,充电站的主体非常分散,同时也就涌现出大量“夫妻老婆店”。

张思冬认为这个趋势仍将持续下去,直到爬坡期结束车桩比达到持平,充电桩行业进入饱和状态处于稳定期。

同样,丁锐表示,拥有土地和资金的小投资人也比较适合充电桩领域。

小鹏汽车在2020年3月10日推出了为期1个月的超充合伙人限时激励政策,据李鹏程介绍,“收到的合伙人申请中不乏来自小鹏车主的合作需求,目前正积极推进合作申请的后续洽谈工作。”他还表示,未来小鹏汽车仍将持续推进超充合伙人模式,扩大车主充电服务触点。

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小运营商后期有大的风险。

假如运营商前期没有赚到钱,便无法对设备进行后期的维护和升级,使设备存在充电效率低、无法使用,同时也无法与迅速发展的充电技术相结合,这些桩也就逐渐沦为废弃桩,失去使用价值。

此外,甚至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而安全保障也是盈利的前提。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原因大部分都与电池有关,很多自燃事件发生时都处于充电期间。

很多主管部门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陆续发布了一些相关管理办法,比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发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换电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来加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如何避免“废桩”再次大规模出现?

新能源汽车有“骗补”丑闻事件,充电桩领域也同样存在。

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由买车向用车转移,很多企业为了获取补贴便大肆建桩,建桩的前提也不再以是否有用户使用为前提,而是只要有建设条件,那么就可以建桩。因此很多充电桩本身就并非为了“利用率”而生。

据业内人士透露,“废桩”的数量并非一个小数目,并且几乎每家都有,很多充电桩几乎没有使用率。

而使用率是充电站盈利的一个关键点,如果想要实现盈利,充电桩的使用率需在一个数值之上(直流桩使用率高于8%即可盈利)。但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公共桩的使用率为4%左右,北京、上海更是低至1.3%。从使用率上来看,显然是无法支撑企业实现盈利。

而近期新基建的大热,也必将会掀起一股充电桩建设热潮。一方面是充电桩的大缺口,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利用率的充电桩,如何在接下来的充电桩建设中解决这个矛盾,避免资源的大量浪费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想要解决有效分配情况,规则的建立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张思冬这样认为,目前充电桩行业比较混乱,第三方的数据机构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南方一些地区的使用率还很客观的。但行业确实需要供需双方明确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标准,使资源的利用更加节约。

对于此前建设的废旧、老化的充电桩,丁坤则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安全的重视和监督。他表示可以委托相关机构做一些检测,完成对设备在技术上的升级改造,以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

面对新基建带来的机遇,李鹏程认为,保持精细化的运营和网点拓展策略同样尤为重要。小鹏汽车未来将继续对自营及授权经营超级充电站进行精细化运营,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用户口碑。

头条说:

“新基建”进度的提速会利好充电桩行业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大小运营商,都会直接获利。

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充电桩行业的运营情况下滑80%,后续恢复情况仍不确定。

更主要的是,充电桩行业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百舸争流。行业还缺乏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成熟的盈利模式。同时,对新能源车主来说充电体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去往陌生地区充电还存在着顾虑。

“新基建”的加速也将会进一步加快行业的洗牌过程,很有可能加速运营商之间的兼并,小运营商向中部靠拢,中部运营商向头部靠拢,同时也会加速优质企业的不断更新迭代和不良企业的淘汰。

对于充电桩运营企业来说,想要在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既要抓住机会占领市场与科技相结合,又要避免大干快上造成资源浪费,如何做到有序发展,还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毕竟等到新基建风口过后,消费者需要的是更为便利的充电体验,而并非一地鸡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物流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顺丰控股(002352)、京东物流(02618.HK)、圆通速递(600233)、申通快递(002468)、中通快递(ZTO.N、02057.HK)、韵达股份(002120)和德邦股份(603056)等。

本文核心内容:物流行业产业链、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物流行业竞争格局、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定义

被世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是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定义的:“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产业链剖析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物流产业上游主要为提供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行业,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仓储地产业、以及物流设备制造业;中游包括提供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管理服务的物流企业,下游主要为对仓储、运输等服务有需求的行业或个人。

运输是整个物流产业的核心部分,没有运输的物流产业就失去了灵魂。

从企业来看,物流行业上游涉及到仓储地产投资运营的企业主要有普洛斯、万纬、上海宇培、嘉民等;涉及公路、铁路、航道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主要以中国交建集团、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等国有企业为主;通过物流硬件和软件制造企业主要有音飞储存、润邦股份、天桥起重等。

在中游一众物流行业中,又可以分为主要从事运输业务的企业和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以及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以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要有:顺丰、中通和申通等物流公司;以仓储为核心的企业主要有邮政速递和新宁物流等;提供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企业主要有北京中物联、飞马国际等企业。

我国物流行业下游行业包含钢铁、煤炭、汽车等各类生产制造企业、服装等快消品行业,以及食品行业等众多行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自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余年内,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1979年日本OCS快递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快递公司;1984年FedEx进入中国,同年中国物流研究会正式成立;1986年DHL进入中国;1988年UPS和TNT共同进入中国;1992年全国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亿吨;1993年顺丰和申通、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1994年宅急送成立;1999年-2003年韵达、圆通、中通和百世汇通相继成立。至2000年末,全国货运量约135.8万吨,较1978年增长545.38%。

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物流行业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助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相继颁布,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时期,国家层面提出:大力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等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了物流业的发展目标: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把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

到“十四五”时期,根据《“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等目标,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任务。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鼓励行业转型升级

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在我国多地呈密集爆发趋势,物流业对各地的抗疫物资、民生物资供应和稳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以来,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书面文件等形式,以帮扶政策、金融及财政支持、降费及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多项物流业援企纾困政策,确保物流行业的稳定运行发展。

2022年以来我国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5月24日(下同)。

行业发展现状

1、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从构成看,2021年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99.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农产品物流总额5.0万亿元,增长7.1%;再生资源物流总额2.5万亿元,增长40.2%;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0.8万亿元,增长10.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4万亿元,下降1.0%。

2022年1-4月,社会物流总额10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

2、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仍然较高

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从结构看,运输费用9.0万亿元,增长15.8%;保管费用5.6万亿元,增长8.8%;管理费用2.2万亿元,增长9.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2022年1-4月份,社会物流总费同比增长6.4%,增速虽比2022年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同期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总收入。

注:中物联2022年5月25日公布的2022年1-4月的物流运行分析数据中,仅公布了社会物流总费同比增速情况。

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仍然偏高

2015-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已从2015年的15.7%下降至2021年的14.6%;但相对发达国家来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然偏高。

2022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8%。

4、物流业总收入逐年递增,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中物联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适应市场物流需求变化,物流供给服务保持快速增长,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2年一季度,社会物流业总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5、物流业处于较高景气水平

2021年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4%,较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物流企业业务量及订单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水平,且总体水平有所提升,物流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景气指数平均为53%,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回升至55.9%的高点,下半年指数出现一定波动,三季度回落至51.3%,四季度缓中趋稳回升到53.2%,物流业韧性提升,实现良好开局。2022年一季度,社会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约50.3%。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因目前中物联和国家统计局未公布各省份物流业总额和总收入情况,故按照各省份快递业务量排名来看,金华市和广州市的快递业务量远超其他城市。2021年全年,浙江省累计快递业务量1163887.9万件,为我国快递业务量最多的城市;广州市排名第二,2021年快递业务量达10677831.2万件。进入全国快递业务量产量排行TOP10的城市还有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揭阳市、东莞市、苏州市、北京市和泉州市

2、企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物联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来看,2020年总物流业务收入达13588.72亿元,同比增长16.6%;上榜的营业收入门槛值达40.64亿元,同比提高3.59亿元。按照物流业务收入规模来看,有27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未超过100亿元,2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100亿元。

企业排名方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2628.62亿元的物流收入排名榜首,厦门象屿和顺丰控股,分别以2161.29和1517.43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国外运、京东物流、中国物资储运集团、中铁物资集团、圆通速递、韵达货运、百世物流位列榜单的第四至第十位,排名前十的物流企业累计物流收入达9732.9713亿元,占总物流业务收入的71.63%。

注:截至2022年5月30日,中物联尚未发布2022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

“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2022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等发展目标;展望2035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2、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1年11月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货运需求稳中有升,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需求快速增加。预计2021年至2025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长2.3%,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15.4%,公路货运量增速放缓,铁路、民航货运量增速加快,水路货运量稳中有升,电商快递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快速健全我国物流体系。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变化趋势,对2022-202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进行预测,初步得到至2022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可达到约36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可达到约12.8万亿元;至2027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额或将突破51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收入可达到约18.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文章

  • 大神们,这个是股票诈骗吗?
    大神们,这个是股票诈骗吗?

    我最近遇到有人给我介绍股票,说挣钱了给他四六分成,这是不是个骗局?这样的人,十有八九是个骗人的几率,他心术不正,想骗取你的钱财。说四六分层没有保障,又没有合同,也没谈入股的保障

    2024-02-26
  • 瑞士信贷三名投资银行家跳槽至西班
    瑞士信贷三名投资银行家跳槽至西班

    投行巨头瑞士信贷被传破产,如果情况属实,会造成哪些影响?网传瑞士信贷遭遇破产危机,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就会给全球的金融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亚于另一场金融危机。瑞士信贷在金融

    2024-02-25
  • ETF才是投资的绝佳选择吗?
    ETF才是投资的绝佳选择吗?

    etf基金的优点和缺点ETF基金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低成本 ETF基金的优点之一是低成本。相比于主动管理基金,ETF基金通常具有较低的管理费和销售费用。因为ETF基金不需要雇佣

    2024-02-25
  • 2023,适合投资开餐饮店吗?

    餐饮行业发展怎么样?2023年是开粉面福店的好时机吗?近3年轻餐正焕发生机,未来可期。2023年是餐饮迎来的复苏年,疫情全剧终,现在是开店的最好机会。不少创业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怀抱

    2024-02-25
  • 重庆亿豪投资有限公司刻俩萝卜章骗

    重庆亿豪投资有限公司是骗子不是。根据查询企查查官网得知,重庆亿豪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06月1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扬,有合格的工商注册号和营业执照,是一家合法的公司,不是骗

    2024-02-25
  • 湖北宜化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太平
    湖北宜化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太平

    湖北宜化财报解读?湖北宜化今日流入?湖北宜化股票千评?由于现在开始进入了化肥使用旺季,与此相关联的股票都在上涨,其中,湖北宜化的涨势出乎意料,这只股票为什么涨幅这么大,有必要投

    2024-02-24
  • 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卸任,令不少投
    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卸任,令不少投

    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怎么办?四个步骤可解愁;基金管理人一直是基金投资中重要的参考因素,而基金经理作为投资的决策人自然也非常重要,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减低风险,

    2024-02-24
  • 海通国际 8 月 30 日发布研报称,给
    海通国际 8 月 30 日发布研报称,给

    青岛啤酒发布新公告?青岛啤酒股票分析,有大神说下吗?青岛啤酒股票?今天来聊聊国内食品饮料行业中细分行业,青岛啤酒是行业内做的最好的公司之一。在开始分析青岛啤酒前,我整理好的

    2024-02-24
  • 有哪些行业新趋势值得投资者把握?

    2022年哪些行业值得投资2022年看好汽车零部件、 计算机 、非银、互联网、医药、电子等行业的相对表现。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

    2024-02-24
  • 投资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怎么办?
    投资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怎么办?

    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怎么办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首先和债主进行沟通,取得对方详细情况,可以适当延期或者减免债务。如果不同意延期或者减免债务,欠债人或许可能采

    2024-02-24